检验科血液组:2017年11月17日下午,我正在哄着一哭闹不止的小孩采指血,这时来了一位急性下肢关节疼痛的病人,同事立即为其采集标夲,血常规LlS结果显示RBC降低而Hb不低,二者比例明显异常,MCⅤ、MCH、MCHC结果超高(表 第一次检查),仪器电脑显示RBC直方图异常,呈双峰状,提示“红细胞凝集”,随即制作血涂片,并查看样本状态,轻轻颠倒混匀,发现管壁有明显的“粗颗粒状”血液附着物(见图1),血涂片显微镜下也见RBC团块状聚集,确认冷凝集现象存在。处理:将样去放在370C水浴箱内温育20分钟后,立即混匀用手动模式上机检测,异常报警信息同第一次检测,结果未得到纠正(图2 表温育后检测),考虑存在高效价冷凝集素,遂行第二步方案:用等量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对标夲进行血浆置换。置换方法:记录标夲总体积量,3000r/min离心5分钟,用加样枪吸取上层血浆,加入等量稀释液,混匀后再次离心,吸取上层液体,反复洗涤3次,将处理后的标本上机进行检测,报警信息消失,结果得以纠正(图4 表 血浆置换后检测),置换后标本的主要影响是丢失血小板,故血小板结果取首次测定值,并在报告单上备注“此标本有高度冷凝集现象”。处理前后,工作人员操作正确,质控在控。
表:
|
RBC |
HGB |
MCV |
MCH |
MCHC |
第一次检查 |
2.55 |
113 |
47.8 |
47.8 |
423 |
温育后检查 |
2.41 |
114 |
50.3 |
50.3 |
440 |
血浆置换后检查 |
3.78 |
90.7 |
30.9 |
30.9 |
340 |
事件意义、启示:血常规标本检测中,冷凝集现象不少见,四季均可出现,常发生于冬季,怎样判断冷凝集的存在呢?
1.能够通过MCV、MCH、MCHC结果异常增高,发现标本状态异常,其中要观察重视MCHC的监控作用,当MCHC>380g/L,检测结果将不可以接受,需按相应处理方法纠正结果。
2.RBC降低而Hb不低,仪器提示红细胞聚集。
3.显微镜下可见RBC团块状聚集。
4.仔细观察标本试管壁,呈“细砂状”、“粗颗粒状”。
5. 370C水浴20分钟可以纠正。
6. 水浴无法纠正,可以用血细胞检测稀释液(或生理盐水)进行3次血浆置换。
本例通过1一6,证实并纠正了冷凝集现象。
评价/背景知识:冷凝集是自身抗体引起的红细胞在冷环境中凝集成团的现象,冷凝集反应一般出现在310C以下,在0一40C最强,红细胞凝集最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抗原抗体复合物逐渐解离,凝块消失。而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存在,用温育法不能纠正检测结果,需进行3次血浆置换才能消除红细胞凝集。随着天气的变冷,冷凝集现象时有发生,其对血常规分析产生很大影响,若处理不当将引起临床病情诊断的延误。因此,审核报告时一定要严谨细心,认真分析报告,以及时发现异常结果,查找原因,并按操作规程用可行的办法进行纠正,给患者一个正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