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是临床常检测的项目,血清CK主要用于心机梗死的诊断,其中CK-MB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较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CK是由M和B两类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在细胞质内存在3种同工酶,即CK-BB、CK-MB和CK-MM。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内,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前列腺、胃肠道及子宫平滑肌中,脑组织中几乎全为CK-BB,在健康人血清中几乎无CK-BB或仅有微量,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因而,若血液中CK-MB明显升高,应首先考虑由心肌损伤与心肌梗死所致。
理论上讲,CK=CK-MM+CK-BB+CK-MB,因此CK-MB不可能高于CK的检测值。但是,临床检验中常出现CK-MB>CK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情况的呢?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检测CK-MB的方法是免疫抑制法,出现CK-MB >CK的情况就是由这种方法的检测原理造成的。在人体中正常情况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忽略CK-BB的基础上的。即是用抗体抑制M亚基,所以CK-MM会失去活性,而CK-MB活性失去一半。这样测出的CK活性实际就是CK-MB的一半,所以CK-MB活性应该为测定的2倍。但如果CK-BB存在就会使结果偏高,即测定的CK-MB活性=CK-MB+2CK-BB。如果CK-BB>CK-MM,由于结果要乘2,也就是说2CK-BB+CK-MB>CK-BB+CK-MB+CK-MM,即测定得的CK-MB活性>CK活性。所以CK-MB>CK是可能的,但CK-MB>2CK是不可能的。
当在确保实验方法和复查结果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出现CK-MB>CK的情况,其实更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CK-MB可以比CK高, 国内外的很多临床案例都有这一现象,只要CK-MB的升高不是由于溶血造成的,CK-MB >CK的病例95%是O型或B型血的癌症患者,原因可能是部分癌症病人免疫系统紊乱失衡,其中的一些免疫球蛋白充当的辅酶的作用参与反应。
2、怀疑有巨CK的存在。
3、人的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CK-BB,所以当CK-MB大于CK时,有可能已经引起了脑部的损伤,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新生儿窒息的情况。
4、还有就是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时,大概有10%会出现CK偏高,当CK升高得很厉害时, M亚基无法完全封闭,这种情况也会出现CK-MB大于CK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