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念认为,尿管型的出现必须以尿液蛋白阳性为基础。这种观点没错,但是很多人的理解出现错误,干化学中的尿蛋白阳性是尿液管型出现的前提。事实上,我们在检验工作中经常会见到尿液干化学蛋白阴性而镜检尿管型较多的情况,查资料总结原因主要如下:
1干化学一般对白蛋白比较敏感,对球蛋白、T-H糖蛋白、粘蛋白等不敏感,球蛋白、T-H糖蛋白、粘蛋白等也可以形成管型。骨髓瘤时尿中球蛋白大量增加,肾小球受到缺血,药物等刺激后分泌大量粘蛋白以及类粘蛋白,肾小管受到刺激后会分泌T-H糖蛋白,而此时白蛋白不一定阳性。
2 尿管型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尿中检查出管型只能代表尿中蛋白质曾经升高,与本次干化学检验中尿蛋白的阴阳性没有必然联系。
3 尿液中白蛋白浓度不稳定,大量饮水后尿蛋白浓度可能低于检测下限。
4 干化学方法的敏感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干化学方法检验尿蛋白对PH值有一定的限制,超出要求范围会造成假阴性。
5 一般来讲,慢性肾小球肾病管型阳性会比蛋白阳性出现的早一些。当然,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出现血尿,此时,干化学尿中蛋白阳性,而管型不一定检出,红细胞也不一定升高得最晚。